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学术交流:实验室师生参加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高层论坛与学校卫生工作能力建设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2-12-31 信息来源: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rkjkys 浏览:0
【字体大小:

 

       2022年12月24—25日,由《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主办的全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高层论坛与学校卫生工作能力建设培训班在合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实验室陶芳标教授率青年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30余人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学校卫生》杂志李红影社长主持,杂志总编辑陶芳标教授发表总编致辞。本次会议设立了儿童青少年健康/学校卫生政策发展、学校卫生/儿少卫生研究进展、学校卫生能力建设、青年学者科研能力提升等多个精彩环节,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学校卫生工作者先后分享了研究成果和实践智慧。

 

       实验室陶芳标教授、孙莹教授、万宇辉教授、伍晓艳副研究员分别作题目《面向健康中国2030的青少年健康》《光环境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从代际效应的视觉认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南(更新版)>解读》等学术讲座,从宏观政策制定、国内外儿童青少年健康进展、学校卫生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报告。

 

陶芳标.jpg

孙莹.jpg万宇辉.jpg

     

       此外,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研究生沙龙专场,实验室方姣博士、谢阳博士、王娇娇硕士、曲杨硕士、薛艳妮硕士、李若瑜硕士在研究生分别作题为《童年期BMI与青春期提前因果关联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青少年生物节律紊乱自评问卷的生物学有效性验证》《累积社会生态风险因素与青少年聚集性健康危害行为发展轨迹及其关联的纵向研究》《大学生体力活动轨迹与抑郁症状关联:生物钟基因甲基化的调节作用》《心理健康素养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行为关联中的调节作用》《母亲童年期虐待史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母亲教养方式和父亲参与带养的调节中介作用》的报告,达到了交流学术思想、碰撞学术思维的目的。同时,实验室其他8位研究生获得了学术论文交流二、三等奖。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线下40余人、线上20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主题集中、形式创新、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以新认识、新思想为指导,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科研、推动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受到了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

 

(图/文  李婷婷,伍晓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